
永不褪色的美式风格,装修在家里100年也不过时
风格:美式
城市:武汉
户型: 三居
面积 :114平
监理: 装小蜜
屋主 :Tina
大凡美式,总少不了奶茶色的墙、布艺沙发、做旧家具、壁炉等等……
这可不是Tina姐姐的范。Tina喜欢蓝色,无论深蓝、浅蓝、青蓝、紫蓝,不张扬,愈久愈静谧……所以要打造一个「重口味」的蓝色美式风格的家。(为了呼应主题,字体都自动变色了~)




Tina家的功能非常紧凑:想方设法多加柜子;集书房、客房、收纳房和女儿的琴房于一体。

美的背后是看不见的代价。用「苦尽甘来」形容Tina的装修毕业,一点也不为过。

最明显的地方最容易遗漏
装修开工,前期水电是Tina最看重的环节。验收时,监理发现,线管与线管之间缝隙太小,不利于填充水泥,如果管缝中没有填实水泥,时间长了墙面易形成空鼓开裂。

和设计师、工人一核对,竟然是两个原定并排的底盒做成了上下的,改吧。

此后过了一月有余,泥工要贴砖的时候,Tina才发现,次卫洗手盆下水留偏了:上水在正中,下水却偏向左边。

大概是水电师傅犯了经验主义,以为这里是柜盆,下水被柜子挡着搁哪儿都无所谓,偏偏,买的是柱盆,到时柱子边杵着下水管,那得有多难看。立马呼叫工长,改。

整面墙砖敲掉返工?这是哪一出
水电完了开始贴墙砖,先看主卫,设计师要求的「如同书折页一般」的转角,美。


再看厨房一面墙初具规模,小砖不经意地错落,也挺漂亮吧,看不出什么问题吧?


紧接着,事情发生了质的变化。亏了宋工上门查看,拿个小锤蹲那儿一块块地敲,敲什么呢?查空鼓。
他边敲边在墙砖上留记号,打红叉的,就是有空鼓的砖。

慎重起见,宋工自己撬了一块下来,果然如他所料,砖背面水泥四周是空的。

敲完一面墙,宋工给Tina发图片,并留言说「整面都拆掉重做吧」。
工长急了,在群里回话,不停地说「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然而,事实胜于雄辩,Tina到现场撬下一批砖拍了下面这张图,让他蔫了。

后来的交涉还算愉快。工长和泥工自己实地看过后,没有过多推诿,闷头开始整改;宋工把三面墙逐一敲过之后也没有求全责备,和Tina商量后提出只重做空鼓严重的这一面。
有人问,为什么这么好说话?因为贴小砖时只在中心糊水泥几乎是目前武汉市场上通行的潜规则。小砖面积太小,满涂水泥,挤压之后四边极易溢出,不仅增加施工难度,也影响成品的平整度,于是乎,师傅们就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个办法,对混乱的家装市场而言,这都不叫事。如果不是遇到了较真的监理和较真的业主,就这么空下去谁也觉察不出。

泥工师傅开始整改,Tina老公递给他一支烟,他接了过去,说其实我并不抽烟,只是你家活要求太高,做着挺累,我抽支烟解解乏……
狸猫换太子,这事不能算
泥工留了尾巴,木工也没让人省心。女儿房有一道移门,直到要安装了,木工才通知Tina买滑轨。
情急中委托工长买顶固的,货到了,定睛一看,「名门」两个大字格外扎眼。工长的说法是,他就没说过能买顶固,名门才是他们的合作方,最后结论是「你应该是听错了」。
What???狸猫换太子,你给我来句「听错了」???这种事不能算!

没天理,诺大武汉找不到人做乳胶漆
最后一项是油工,Tina用芬琳的诺娃系列乳胶漆,前后找过乳胶漆师傅ABCDEF……
A师傅超搞笑,巡视一圈,根本不看墙基,只说她家木作油漆多么不堪,最后说他会做油漆,可以给再做一次。至于乳胶漆,他说,我做过都芳、大师,都是国际名牌,你这个是杂牌吧?

而B师傅更搞笑,转完工地一出门就打电话:「喂,真的有不加水就刷的乳胶漆,那是什么东西,叫个什么娃的,你也没听过?我就说她骗人,还说是进口的……」
最后四海八荒找到师傅,千辛万苦等到上色之日,真是太不容易了。




装修,让男人走开
装修接近尾声,Tina打电话给一起装修的女性朋友抱怨「真累」,朋友说:我刚去新房开荒保洁,人快虚脱了,不聊了啊。
相信肯定有男业主一力担当了装修重任,让娇妻坐享其成,但是,这样的男人,通常是别人老公。若她们有一个能够和她一样看遍知乎走遍市场搜遍淘宝只为求一款价廉物美装修材料的身影,何至于如此与自己过不去?

所以,那些走开的男士们,请回头看看,看看那个同工人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人,看看那个刚买完建材回来热得大汗淋漓的人,看看那个为家具尺寸急得一晚上神神叨叨碎碎念的人,也许这一刻她的形象近乎狰狞,但正因如此,你才能有时间有精神喝你的茶、看你的书、吃你的鸡。
无论如何,请珍惜她们!
